你還在店裡隨選播放熱門音樂嗎?賣日本雜貨,店內卻放美國嘻哈饒舌,是不是有些表裡不一?音樂就像「無形的模特兒」,它會幫你展現出店鋪形象、抓住眾人「耳光」、吸引顧客上門消費;同時也像「芳香劑」,替你營造出店面特有的購物氛圍,並影響消費者的購物行為、情緒,所以幾乎沒有一家店是悄然無聲的狀態,有的品牌、企業甚至還會為自家店面設計歌單,確保世界各地的門市維持一致風格。
這裡介紹幾招秘訣,讓你輕鬆為店鋪提升業績:
第一招:調整音樂節奏
美國西南部一家超級市場曾做過一項有趣實驗,當店內播放的音樂節奏達 108 拍時,顧客進出商店的速度會加快,而在這個節奏下一日平均營業額為 12000 美元;但當音樂節奏降到每分鐘 60 拍時,顧客滯留的時間也會延長,營業額增加到 16740 美元,上升了整整 39.5%,大幅提升了銷售額。據說,這是和人的心跳有關,只要節奏超越人們心跳的速度,就會讓人覺得舒服,進而想慢慢選逛了。
以往速食店都訴求快速用餐,店內有快速的音樂、大量的紅色,不希望讓顧客覺得太舒適而吃太久。而摩斯漢堡則運用暖色調燈光搭配台灣鋼琴演奏作曲家-V.K 克的鋼琴曲,將門市營造出溫馨、柔和的氛圍,陪伴消費者度過 K 書的學生時代、閒來無事的午茶時光,也鞏固了不少死忠粉絲!
第二招:置入訊息
除了音樂節奏快慢的挑選外,內容也是關鍵。有攤販研究過,若是加入警告宵小的歌詞,可以降低58%的遭竊率,並提升15%的營業額,而歌詞裡將品牌內容置入,也會讓消費者潛意識記住該品牌,像是日本電器專賣店 Big Camera就在店內不斷播放主題曲,不斷 Loop 的「Bi~g~Big~Big~Big Camera」,腦波比較弱的人很容易就被影響了,逛完一圈回家都還不自覺的一直唱!
第三招:投其所好
針對目標客群播放他們喜歡的音樂就對了!Zara 的姊妹牌-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 Bershka 的目標客群鎖定在 13 到 25 歲的消費者,因此創意團隊在店鋪中結合了音樂潮流打造一座時尚新舞台,顧客走進 Bershka,聽到得一定是當前最新、最流行的歌曲,將現場營造成演唱會般熱力四射,他們還與音樂平台 Spotify 合作,推出 Bershka 的專屬歌單,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!
但相反的,你也可以用它來驅趕客人!澳洲一家麥當勞分店,為了驅趕深夜經常在店內與停車場流連的青少年,就在特定時間把音樂換成年輕人不喜歡的古典樂或者歌劇,結果效果出奇的好,流連在外者的人數因此不斷下降。
照片來源:Kevin Cole
0 Replies to “解放購物慾 用音樂提升銷售額的 3 個秘訣”